
史进福,Julie’s的创始人,在面临巨大危机时,通过品牌重塑和对品质的坚持,成功带领公司走向辉煌。从创立初期的梦想,到遭遇危机后的迅速反应,再到国际合作和数字化转型,他的创业之路充满了挑战与智慧。史进福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企业如何在危机中重生,也激励着无数追求梦想的人们。今天,让我们一同走进史进福和Julie’s的传奇历程,见证一个品牌的重生与辉煌。
创业初期的梦想
1981年,史进福在马六甲创立了Perfect Food Industry(PFI),开始了他的饼干事业。为了使品牌更具国际化,他决定将公司命名为Julie’s,这个名字不仅容易记忆,还赋予了品牌一种全球化的感觉。
品牌形象的确立
Julie’s的商标设计是一位金发女孩,她微笑着抬起头,象征着品牌对未来的展望和对生活的热情。这一形象不仅传达了Julie’s的品牌理念,还增强了品牌的辨识度和亲和力。

遭遇最大危
2008年10月,Julie’s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。中国的三家工厂被发现使用了受污染的食品膨松剂,导致大量库存被召回和销毁。顾客对产品失去了信心,订单大量撤回,公司因此遭受了约1400万令吉的亏损。然而,史进福没有被这次危机打倒。
严格的质量控制与品牌重塑
为了重新赢得零售商和消费者的信任,史进福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措施。他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和质量检查,并在2010至2012年间邀请大众参观工厂,让消费者亲眼见证公司的改变。这些措施帮助Julie’s逐步恢复了市场信心,并最终在2014年实现了2.8亿令吉的销售额。
坚持品质与国际合作
自1985年创立以来,Julie’s始终坚持使用高质量的原料,从未为了降低成本而使用更便宜的替代品。2014年,国际知名巧克力品牌Hersheys选择Julie’s作为其第一个美国外的合作伙伴,推出了联名饼干,在东盟十国、台湾和蒙古销售。这一合作不仅提升了Julie’s的品牌价值,也扩大了其国际市场影响力。
数字化转型与全球扩展
面对市场的数字化发展趋势,Julie’s紧跟时代步伐。公司在创立35年后重新设计了品牌标志,并积极进军数字领域,力图将Julie’s品牌推广到更多国家。截至目前,Julie’s产品已在马来西亚的18000多家门店上架,并在全球80多个国家销售。

史进福通过品牌重塑和坚持品质,成功带领Julie’s从危机中走向辉煌。他的故事不仅是企业重生的范例,更是对所有坚持梦想的人的激励。
今天 史进福 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了,欢迎关注我们留守下一位企业家的创业故事!
+ There are no comments
Add yours